|
|
《盛延祺(白沙)参加肇和舰起义》
纪念辛亥革命先驱盛白沙诞辰110周年
(盛胜)
今年是先伯父盛延祺(白沙),诞辰110周年。
伯父生于1894年,逝子1923年。他29年短暂的一生,从16岁海军学生时代加入同盟会即全身心地投入了孙中山先生发动的推翻清朝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直到在战斗岗位上殉难。
在七、八年的海军学校刻苦学习阶段,伯父始终遵循中山先生接见他时关于革命和读书两不忘的教诲,学业上积极进取,又不失时机地参加了的几次海军起义。
1915年伯父参加的那次中华革命党人发动的肇和舰起义,是多次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夺取的目标首先是北京政府海军练习舰队的三艘军舰,其中的肇和、应瑞是两艘具有新型动力系统的轻巡洋舰,1912年才从著名的英国阿姆斯朗等造舰厂制成,1913年始来华服役。其次的目标是江南制造局,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械制造厂,它制造和修理军舰、火炮、枪枝、弹药等。目标还有警察局、电话局、工程总局等,计划最后控制整个上海。
当时仃泊在上海三江口(黄浦江和长江、吴湖汇合处)的肇和、应瑞和通济(运输舰作练习舰用)三艘军舰在中华革命党人的深入和发动之下,肇和舰舰长黄鸣球(任命为海军司令)及该舰练习生陈可钧等人己成为可靠的起义骨干,应瑞和通济舰上也有不少官兵赞成起义,伯父和他所在的吴淞海军学校中华革命党人业己隐敝编组,准备随时上舰参加战斗。陆军和警察,多数倾向我党。孙中山任命的淞沪湖司令长官陈其美等司令部人员认为时机成熟,原定在12月中旬举事。不料,袁军已获起义情报,并当即将所悉参加行动的陆军分队调防或解散;同时,海军司令萨镇冰以检阅为名下令肇和等舰12月6日出海,然后将为首的肇和调往广东,以使革命党人计划落空。陈其美闻讯,遂仓促决定提前在12月5日发动起义。
具体部署如下:杨虎(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司令)率其手下三十多人,由黄浦江乘小汽艇袭取肇和,占领后即炮击江南制造局;
孙祥夫(任命为海军陆战队副司令)率其手下三十多人,由杨树浦乘小汽艇分别占领应瑞、通济二舰,策应肇和;江南制造局由已联络好的武装及城内、闸北等所联络的军警,闻军舰炮声同时响应;另外届时还将对警察局、电话局、工程总局等处同时发起进攻。
12月5日午后,杨虎按部署,率战士三十多人,携带手枪炸弹、雇乘小汽艇到达高昌庙附近袭取肇和舰。
当天中午在沪举行欢迎海军司令萨镇冰宴会,各舰正副舰长等官员都前去参加,这是起义的良好时机。但意想不到,这次起义的唯一
的海军指挥员、重要的组织者和参加者之一,肇和舰舰长黄鸣球也因赴宴而不在舰上。
实习舰员陈可钧等当即配合杨虎等,顺利占领肇和舰。肇和舰立即向江南制造局开炮,守军挂出了白旗。肇和舰打灯号联络诸舰,诸舰皆返回信号赞同,并强调“不要攻击”。
开头进行得如此顺利,使肇和舰上的杨虎等以为孙祥夫等占领应瑞、通济二舰的的行动也已取得成功,
其实孙祥夫率领的小汽艇被租界当局拦阻,未能完成预定任务。陈其美、蒋介石等在陆地上的进攻也因敌我力量太悬殊而未能奏效。
当局得悉肇和舰被占领后,上海镇守使杨善德、海军司令萨镇冰等,一面调军警在陆上堵击,一面到银行提取重金收买应瑞、通济二舰官兵。
12月6日黎明,应瑞、通济二舰一同开炮攻击肇和舰。杨虎等在肇和舰仓促还炮,但命中率极低,舰上火药库又中弹爆炸,战士死伤甚多,不能支持,杨虎及残部乘小艇从浦东登岸逃脱,陈可钧及数十名受伤者被捕牺牲,整个起义终于失败。
中华革命党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肇和军舰鸣炮发难,举国震惊,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他们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鼓舞和激发了国内人民的反袁斗志。在整个反对帝制的斗争中,中华革命党人的倒袁先锋作用,在近现代史上写下不朽一页。
对此,孙中山曾予以高度评价。他说:"肇和一役,事虽未集,然挽回民气,使由静而动,实为西南义军之先导”。于右任也留下“肇和始义纪念品”题词:摧帝制之残孽,俾民国以不绝,大声大力铭革命之烈。
伯父参加肇和舰起义之后,肇和舰的英烈们为实现民主、共和、正义,反对帝制,不惜献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激励和鼓舞着他,并成为他心中的楷模。后来,他又来到肇和实习,来到肇和工作,最后在肇和任舰长并为捍卫和维护护法舰队和肇和舰的荣誉和奠严而和温树德等海军护法舰队的叛变份子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不幸被谋杀殉难。
他以卓著的业绩、鲜血和生命继承肇和舰英烈们的精神并发扬光大。
肇和起义英烈们的精神永驻!盛延祺(白沙)烈士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