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隆重推出每周一歌!

  帐号: @0514.net 密码:

回到首页 仪征概况 仪征地图 仪征名人 仪征掌故 仪征文章 仪征名企 仪征特产 仪征网友

   辑释者盛胜简介:盛胜别名盛保罗,1933年生,是盛成的长子,盛华之堂弟。1949年在北平入伍,曾参加南下、赴朝作战等。职业医生,1992年在北京离休。

联系盛胜


   仪征辛亥革命三兄弟

   孙中山的“统一战线”----孙、段、张三角联盟

盛白沙简历

世界文化名人盛成

   中法文化交流的缔造者盛成

老共产党员盛华

   参加一.二八事变的回忆

   几位法国总统和盛成先生

   盛成与海明威及普希金

   盛成遗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

盛成回忆孙中山

   盛延祺(白沙)参加肇和舰起义

目光四射的老人

   达达运动的中国人—盛成

请教盛成先生

又见盛成

   大妹盛碧西今年七十岁了

   抗日救亡战线上的盛成先生

都是为了抗战

   徐伯伯,您走得太早了啊!

   盛成著《我的母亲》发行七十周年

   纪念瓦乃理Paul Valéry逝世六十周年

   盛成解密“九.一八” 事变之夜张学良在哪里?

   父亲盛成与马松亭伯伯的交往

悼念巴金伯伯

   纪念小舅郑成武(郑红羽)

三代同堂老照片

   崭露头角的华人设计师——盛天媛

   纪念胡愈之伯伯诞辰110周年

   妈妈有一颗挚热的“中国心”

   参加“一二.九”北平爱国学生运动的经历

悼念盛成先生

东方文化骑士盛成

盛成台儿庄纪事

盛成《台儿庄歌》

   盛成先生的根在仪征

   盛成,一尊坐西向东的铜像(汪向荣)

   东方文化骑士盛成传略(盛庭春)

父亲盛成与马松亭伯伯的交往

纪念马松亭伯伯诞辰110周年

2005年值得纪念的日子之七

    父亲盛成和马松亭[1]在"七七"事变前的北平,就已是老朋友了。父亲年轻时在长辛店京汉铁路搞过工人运动,擅长和各方面人士及三教九流交朋友.。他每到一地,必到当地的寺庙拜访僧侣,他在佛教、道教、回教等都有朋友,而且他曾拜和尚师傅黄宗仰、国学、佛经大师欧阳竞无等为师学佛。

    最初父亲结识马松亭伯伯是在北平哈德门外花寺清真寺。30年代父亲又在埃及巧迂马伯伯。归国后,父亲应马松亭伯伯之邀于1931年11月25日在北平成达师范以《现代回教民族》为题讲演,介绍他此前周游埃及、约旦、土耳其等回(伊斯兰,下同)教国家的经历和世界回教的状况。并以教外人士客观的角度来谈回教文化的形成以及对欧洲文化的影响等。他介绍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说与回教的关系,和世界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简称穆圣)是怎样对待亚里士多德学说的,他说:“亚里士多德学说与基督教的文化离得很远很远,不能相容。其著作首先到了巴比伦(Babylon位于伊拉克,笔者注),后至波达,而波斯(伊朗旧称,笔者注)藏希腊书甚多。这位新天使(穆圣)非但不禁,且以阿文译为从书” 他还说“自回教进欧洲而到了西班牙,当时,回教有个都城,叫做高都。有个大学叫高都大学,并不禁止研究科学,而竭力提倡之。”这说明回教穆圣崇尚科学的本性,而那个时代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罗马教廷是禁止,并把科学视为异端。(见《月华》3卷第33期))

    八年抗战最激烈的四年期间,1939年到1942年,父亲曾在广西桂林生活和工作。马伯伯正巧也在桂林。那时许多爱国、民主(宗教)人士、国内外文化名流、都集中在这里。他们办报刊、音乐戏剧、国民教育、书画展、义卖募捐慰劳伤兵、难胞及前方将士。组成抗日救亡团体,开展形势报告演讲、民间、战地宣传服务等。使战时的桂林成为一座活跃的文化城。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形势下出现这一团结抗战的局面,主要还是当时以周恩来、叶剑英为代表的中共"八办"利用国民党中央(蒋介石)和地方(李宗仁等桂系)之间的不同利益和矛盾运用和搞活"统一战线"政策使然。这时他俩常在开会时相迂。也有时在当地的报纸上得悉对方的信息,彼此感到亲切和慰藉。

    马松亭伯伯参与发起全国回教界抗日救国会,当时是我国回教(伊斯兰教)界公认的四大阿訇之一。尤其值得称颂的是,1939年他在桂林应邀参加"八办"代表周恩来举行的"第三方面人士招待会",响应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号召。他一手创办的成达师范[2],获得回教将领白崇禧[3]的资助顺利南迁,当时在桂林办得很活跃。

    父亲当时是在在广西大学任国际政治教授,同时在许多抗日救亡团体兼职。他还是中国回教文化研究会理事(1939)。父亲关心当时在桂林的成达师范,应马伯伯约稿,1939年11月25日又在该校主办的回民刊物《月华》11卷31-33合刊,(创刊十周年专号)上撰文,文章题目《太浩须生与回到古兰经去》这里的“太浩须生”是父亲盛成先生1931年应埃及福瓦德国王之邀访埃时,曾热情接待他并陪他周游埃及的一位著名人士—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文学院长,埃及著名盲人诗人塔哈,别号“太浩须生”。“回到古兰经上去”是“太浩须生”的一句名言。父亲在文章中引用太浩须生的一些话,给当年的回教文化运动指明方向。中心思想是“各种思潮回到独立自主、反对盲从等古兰经的精神上来”。三、四十年代给回教刊物《月华》写文章的还有不少汉族著名学者如顾颉刚、陶行知、王森然等,但当时具有出访中东各国的经历并向当地有代表性的文化人士学习切磋,且对回教和古兰经的精神有深刻认识的,唯父亲盛成先生。.父亲在德、苏两国缔结和平条约时期就指出德苏必战;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美尚未宣战的平静日月就洞察到日美必战。父亲对国际形势周密分析和前谵性判断,在当时的大后方也是屈指可数的。直到1943年他应聘去广东中山大学教书离开桂林。才和马伯伯分开。1945年他们又在重庆相聚了。那时马伯伯率成师迁校到此,父亲因替中山大学筹款,从敌后广东经湘、桂游击区到芷江美飞虎队驻地,然后直飞昆明,再到陪都重庆。

    抗战胜利后,1946年父亲在外交部北平特派员公署任特特派员时期,曾在马伯伯的成达师范授课。1947年父亲转赴兰州大学教书时,受台湾大学之聘赴台北任教。后来马松亭伯伯也到了台北在该市清真寺任教长(台北清真寺位于新生南路二段62号,在台湾省的其他地方如:中坜、台中、台南、高雄等都有清真寺)。

    父亲1978-10归国探亲,在上海晤见老朋友巴金,后来决定留下来申办落叶归根手续。他住在北京华侨大厦。在北京这段时间接待的朋友有1937年国际宣传委员会时的同事胡愈之;文艺界抗敌协会老友,中国社科院领导周扬,老朋友民革中央副主席刘裴(为章)、陈此生;抗战期间桂林的老报人侨联副秘书长张楚琨;中山大学同事、老友民俗学家钟敬文,60年代中国访法文物代表团顾问史学家史树青;“五四“战友郭隆真的胞弟,国务院参事郭秉毅、北京文物局郭劳为;老友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女士及徐悲鸿的长子音乐学院老师徐伯阳、次子北京语言学院老师徐庆平;蔡元培长子蔡无忌;外交部长助理,盛华在新四军的同事宋之光;他还上门拜会了一些老朋友如同在欧阳竞无大师门下的梁漱溟居士;久仰但此次初识的五四学生领袖、人大副委员长许德衍;"八。一三"在沪成立国际宣传委员会时的干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30年代结识的回教阿訇马松亭及佛教广济寺主持巨赞法师;早年北大同事、文坛老友李健吾,卧病不起的30年代同事北大西语系法文教授曾觉之;己故老朋友闻一多的胞弟北大法文教授闻家驷,老友徐悲鸿的得意门生美院院长吴作人、教授张安治、刘勃舒等人。

    父亲寻访马伯伯,首先就近来到东四清真寺打听,知道马伯伯住教子胡同后,才去拜访的。记得当时马伯伯的家在一座白色的混居的居民简易筒子楼内。住房条件不太好。父亲和马伯伯一见如故,就象老哥俩似的,一点也不拘束,他们谈到德黑兰的邂逅,桂林的烽火,重庆、台北的相聚,北京的重逢,等等,等等---。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友无比兴奋和感慨。后来父亲在等待安置期间,有时去马伯伯家谈今说旧,互相切磋。1985年父亲专程到马伯伯府上参加了马伯伯九十岁寿宴并他赋诗祝贺。以下两首诗是父亲1978-1979两次拜访马伯伯的感怀

《往访松亭老友未能迂诗以志感》

相逢隔世老京华 教子胡同绿世家

水饺馅中无限味 几番夏日几梅花

    盛成作于1978年12月9日从美国归来正巧两个月,时寓北京王府井大街华侨大厦

《见老友马松亭书感》

焚古必坑今 生存值万金

知音海外至 相对白头吟

    盛成作于1979年6月16日时寓西郊五道口北京语言学院招待所

(《盛成诗稿》盛成著 2000年2月第一版)

注释:

[1]  马松亭 (1895~1992)中国伊斯兰教近现代四大阿訇之一。北京人。名寿令,字松亭,以字行。幼年曾随达浦生大阿訇习经,后至河南孟县、开封、新乡等地求学。26岁时毕业于北京花市清真寺,先后在济南与唐柯三等创立成达师范学校,任校务主任。自此致力于培养伊斯兰教师资事业,随成达师范辗转于北京、桂林、重庆等地。并出版了《月华》、《成都月刊》,设立"月华出版部"和"福德图书馆"。30年代赴麦加朝觐,并两次访问埃及。在埃及受到当时国王接见,代表成达师范与爱资哈尔大学签订民间的"中埃文化协定",建立了"中埃文化协进会"。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北平各界人士的"抗日宣言"签名活动;在桂林应邀参加周恩来举行的"第三方面人士招待会",响应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号召。建国后,曾参加"赴朝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任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副主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名誉院长,第二、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7年被划“右派”,1979年获改正。

[2]  北平成达师范学校 1925年创办。校址在济南杆石桥内穆家东门清真寺,1929年迁往北平。校长唐柯三。学校为私立,设有董事会。1939年2月迁至桂林西门外复课,1941年改为国立。该校还设有函授班,分回文、回文教义两组一年毕业。1939年7月开办阿衡专修班。该校在桂林潜经村设立国民学校,在西门外街设立成达师范附属实验中心国民基础校。在六塘镇清真寺创办成达师范学校附属国民基础学校(该校另附设补习夜校),还在苏桥镇和大圩镇分别设立附属第二、三实验国民基础学校。该校在桂期间,致力战时民众教育,刊行成师壁报、成师校刊,到各清真寺宣传抗战,参加岩洞教育工作等并受桂林县政府的委托,举办表证成人教育班,结业四十余人。(《桂林文化大事记》(1937-1949)广西桂林图书馆编 1987年月11月第一版

[3]  白崇禧 (1893~1966)国民党高级将领。广西临桂县人,字健生。1938~1949年,先后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常务理事。抗战期间曾协助解决了内迁的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西北公学的办学经费问题,协助马松亭筹办重庆中兴路清真寺经学研究班和王静斋出版所译的《古兰经》。抗战胜利后,曾为全国各地清真寺提供"国防部"的"清真寺内禁止驻兵"的布告。

(盛胜)


电话:0514-83425100 13852160514 论坛管理13852773375 info@0514.net
Copyright© 199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仪征风情网站 苏ICP备05004294号

仪真来往几经秋 风物淮南第一州
山势北来开壮观 大江东下峙危楼